天泉叫声网 tqhzx.com

三道眉草鹀在中国有吗?三道眉草鹀一般都在什么地方有

本文已帮助了8人

有的,在中国是有三道眉草鹀的。三道眉草鹀是燕雀科鹀属的鸟类,三道眉草鹀一般都是在中国的南方北方都有的,位于深山树林和国外的农村和田园里的。三道眉草鹀的鸟音十分清脆的,听着不仅悦耳还赏心,形容三道眉草鹀的鸟叫声音一般是嘎嘎、啭啭、叽喳、啾啾、啁啾的。所以很多人喜欢三道眉草鹀的鸟叫声的。

  关于三道眉草鹀的鸟叫声,天泉鸟声网站上有免费试听的,进入本站首页搜索一下《三道眉草鹀》即可在线试听。

  三道眉草鹀英文名:Meadow Bunting

  纲目科属:雀形目 / Passeriformes燕雀科 / Fringillidae鹀属 / Emberiza Cioides

三道眉草鹀

  描述:体型略大(16厘米)的棕色鹀。

  具醒目的黑白色头部图纹和栗色的胸带,以及白色的眉纹、上髭纹并颏及喉。

  繁殖期雄鸟脸部有别致的褐色及黑白色图纹,胸栗,腰棕。

  雌鸟色较淡,眉线及下颊纹皮黄,胸浓皮黄色。

  雄雌两性均似鲜见于中国东北的栗斑腹鹀。

  但三道眉草鹀的喉与胸对比强烈,耳羽褐色而非灰色,白色翼纹不醒目,上背纵纹较少,腹部无栗色斑块。

  幼鸟色淡且多细纵纹,甚似戈氏岩鹀及灰眉岩鹀的幼鸟但中央尾羽的棕色羽缘较宽,外侧尾羽羽缘白色。

  亚种weigoldi较指名亚种鲜艳且栗色较重;tanbagataica的色彩最淡,腰棕色较少,胸带较窄;castaneiceps体型最小而色彩最深,上体较少纵纹。

  虹膜-深褐;嘴-双色,上嘴色深,下嘴蓝灰而嘴端色深;脚-粉褐。

  叫声:鸣声为短而急的短句似戈氏岩鹀,常由突出的栖处作叫,但开始音tsitt不如戈氏岩鹀的音高。

  叫声为偏高的zit-zit-zit声,为快速而成串的3~4个音节。

  分布范围:西伯利亚南部、蒙古、中国北部及东部,东至日本。

  分布状况:亚种间具梯度变异且分布不十分清楚。

  亚种tanbagataica为留鸟于中国西北天山

  地区;cioides为留鸟于中国西北阿尔泰山及青海东部;weigoldi见于中国东北大部;

  castaneiceps为留鸟于中国华中及华东,冬季有时远及台湾及南部沿海。

  习性:栖居高山丘陵的开阔灌丛及林缘地带,冬季下至较低的平原地区。

  俗名:韩巫 山带子 山麻雀 小栗巫

  分布于日本,哈萨克斯坦,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,朝鲜半岛,吉尔吉斯斯坦,俄罗斯联邦。

  中国分布很广,从东北北部,西至新疆,南至广东,西南至四川等地。

  旅鸟:中国香港。

  三道眉草鹀雄雌个体同形异色。

  雄性成鸟额呈黑褐色和灰白色混杂状;头顶及枕深栗红色,羽缘淡黄色;眼先及下部各有一条黑纹;耳羽深栗色;眉纹白色,自嘴基伸至颈侧;上体余部栗红色,向后渐淡,各羽缘以土黄色,并具黑色羽干纹,而下体和尾上覆羽纯色;中央一对尾羽栗红色而具黑褐色羽干纹,其余尾羽黑褐色,外翈边缘土黄色,最外一对有一白色带从内翈端部直达外翈的近基部,外侧第二对末端中央,有一楔状白斑;小覆羽灰褐色,羽缘较浅白;中覆羽内翈褐色,外翈栗红色,羽端土黄色;大覆羽和三级飞羽中央黑褐色,羽缘黄白;小翼羽,初级飞羽暗褐,羽缘淡棕;飞羽均暗褐色,初级飞羽外缘灰白,次级飞羽的羽缘淡红褐色;颏及喉淡灰色;上胸栗红,呈显明横带;两胁栗红色而至栗黄,越往后越淡,直至和尾下覆羽及腹部的砂黄色相混合。

  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,羽基微黑。

  雌性成鸟体羽色较雄鸟差淡;头顶、后颈和背部均呈浅褐色沾棕,而满布黑褐色条纹;耳羽也沾土黄色,眼先和颊纹沾污黄色;眉纹、耳羽及喉均土黄色;胸部栗色横带不显明。

  幼鸟上体黄褐,有的腰以下微沾黄;下体砂黄,除腹和尾下覆羽外,通体满布黑褐色条纹或斑点。

  虹膜栗褐色;嘴灰黑色,下嘴较浅;腿脚肉色。

  大小量度:体重20-28克,♀19-28.5克;体长♂146-176毫米,♀144-167毫米;嘴峰♂9-12毫米,♀9-12毫米;翅♂73-83毫米,♀71-82毫米;尾♂69-80毫米,♀70-87毫米;跗蹠♂17-21毫米,♀16-22毫米。

  夏季多见于丘陵及高山上;冬季抵达山脚或山谷及平原等地。

  常栖息在草丛中,矮灌木间、岩石上,或空旷而无掩蔽的地面、玉米秆上、电线或电杆上等。

  冬季常见成群活动,由数十只结集在一起;繁殖时则分散成对活动。

  雄鸟有美妙动听的歌声,特别是在繁殖时期。

   到了冬季,它们就会冲到山脚下和平原处生活。

  在电线杆上、岩石上、空旷的地面上、草丛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。

  如果在天气寒冷的时候,一般它们都是成群结队的集体活动。

  在进入繁殖期时,它们就会分散找配偶,此时它们的叫声会更加的动听,可以说的上是惟妙惟肖。

  食物大部分为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及其幼虫和杂草种,如蓼、稗、狗尾草、鹅观草、荸荠、萝卜、麦等种子。

  繁殖期成对生活,雏鸟离巢后多以家族群方式生活,冬季集结成小群,而很少单独活动。

  性颇怯疑,一见有人便立刻停止鸣叫,或远飞或快速藏匿。

  雄鸟鸣声动听,特别在繁殖时期,从清晨到中午站在小树尖端或电线上鸣唱不已。

  在吉林地区,它于4月间开始鸣叫,5-6月最强烈,8月后呜叫减少,但在冬季明朗天气时也进行“大合唱”。

  此鸟在草丛中有时发出3至4声的“jê-ji-ji”声。

  冬季以各种野生草子为主,也有少量的树木种子、各种谷粒和冬菜等;夏季以昆虫为主,食物中以鳞翅目昆虫幼虫最多,其次是甲虫、小型蝗蝻,间或有蠕虫。

  吃植物,包括蓼、稗、狗尾草、鹅冠草、葶荠、萝卜、稻谷、麦等种子,但主要为草子。

  其次为直翅目与同翅目昆虫;也吃少量双翅目、膜翅目昆虫及蜘蛛等。

分享鸟声
点击右上角图标
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