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泉叫声网 tqhzx.com

灰头鹀在中国有吗?灰头鹀一般都在什么地方有

本文已帮助了8人

有的,在中国是有灰头鹀的。灰头鹀是燕雀科鹀属的鸟类,灰头鹀一般都是在中国的南方北方都有的,位于深山树林和国外的农村和田园里的。灰头鹀的鸟音十分清脆的,听着不仅悦耳还赏心,形容灰头鹀的鸟叫声音一般是嘎嘎、啭啭、叽喳、啾啾、啁啾的。所以很多人喜欢灰头鹀的鸟叫声的。

  关于灰头鹀的鸟叫声,天泉鸟声网站上有免费试听的,进入本站首页搜索一下《灰头鹀》即可在线试听。

  灰头鹀英文名:Black-faced Bunting

  纲目科属:雀形目 / Passeriformes燕雀科 / Fringillidae鹀属 / Emberiza Spodocephala

灰头鹀

  描述:体小(14厘米)的黑色及黄色鹀。

  指名亚种繁殖期雄鸟的头、颈背及喉灰,眼先及颏黑;上体余部浓栗色而具明显的黑色纵纹;下体浅黄或近白;肩部具一白斑,尾色深而带白色边缘。

  雌鸟及冬季雄鸟头橄榄色,过眼纹及耳覆羽下的月牙形斑纹黄色。

  冬季雄鸟与硫黄鹀的区别在无黑色眼先。

  亚种sordida及personata头部较指名亚种多绿灰色,personata的上胸及喉黄色。

  虹膜-深栗褐;嘴-上嘴近黑并具浅色边缘,下嘴偏粉色且嘴端深色;脚-粉褐。

  叫声:由显露的栖处作叫,鸣声为一连串活泼清脆的吱吱声及颤音,似芦鹀。

  叫声为轻嘶声tsii-tsii。

  分布范围:繁殖于西伯利亚、日本、中国东北及中西部,越冬至中国南方。

  分布状况:常见。

  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;越冬在中国南方包括海南岛及台湾。

  日本的亚种personata偶见越冬于华东及华南沿海附近。

  中国的亚种sordida繁殖于中国中西部(青海东部、甘肃、陕西南部、四川、云南北部、贵州及湖北),越冬至华南及华东省份和台湾。

  于森林、林地及灌丛的地面取食。

  习性:不断地弹尾以显露外侧尾羽的白色羽缘。

  越冬于芦苇地、灌丛及林缘。

  俗名:黑脸巫 蓬巫 青头雀

原产地:中国、印度、日本、朝鲜、韩国、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、蒙古、缅甸、尼泊尔、俄罗斯联邦、泰国和越南。

   旅鸟:阿富汗、不丹、芬兰、德国、印度尼西亚、哈萨克斯坦、荷兰和英国。

  雄性成鸟(春羽):嘴基、眼先、颊和颏斑灰黑色;头全部、颈周和胸绿灰色而微沾黄,有时具黑点;上背、肩橄榄绿色,微沾赤褐,羽中央具宽阔黑色条纹,羽缘黄褐;下背、腰和尾上覆羽浅橄榄褐色;尾羽黑褐,中央尾羽具黄褐色羽缘,其余尾羽绿亮褐色,外侧第二对尾羽内翈具白色楔状斑,最外侧一对尾羽几乎全白,仅内侧有一斜黑斑,外翈羽端具褐斑;小覆羽淡红褐色,中和大覆羽黑褐,外表沙褐色,羽缘色浅羽端呈牛皮白色;内侧大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褐黑色,外翈羽缘赤褐;小翼羽和初级覆羽褐色;飞羽暗褐,外缘淡赤褐色;胸淡硫黄色,至肛周和尾下覆羽转为黄白色;胸侧和两胁淡褐而具黑褐色条纹;腋羽淡黄;翼下覆羽黄白色,羽基暗色。

   雄性成鸟(秋羽):头和颈橄榄绿色比较显明,头顶和颈部各羽有部分尖端黑褐,其它体羽同春羽相似;前颈和胸部的黑点不显明。

   雌鸟(春羽):眼先、眼周和不清楚的眉纹牛皮黄色;颊纹淡黄延伸于颈侧;耳羽褐色,具黄色轴纹;头色较雄者发褐而颊部和颏不黑;喉和下体淡硫黄色,喉和上胸微沾橄榄绿色;由暗黑色点斑形成的颧纹颇为明显;体侧和两胁棕褐而具黑色条纹;下腹和尾下覆羽黄白色;其它部分与雄者同但较浅淡。

  雌鸟(秋羽):头部褐沾棕褐色并具黑色条纹;上体淡褐,具粗著的黑色轴纹,背和肩羽尤为明显;喉淡橄榄黄色,胸部较褐,常具暗色点斑;下体白色,胸和腋部沾黄;其余部与春羽相似。

  虹膜褐色;嘴棕褐,下嘴除先端外,色浅;脚白色。

   大小量度:体重♂15.9-26克,♀14-21克;体长♂130-161毫米,♀125-157毫米;嘴峰♂9.5-11毫米,♀9-11毫米;翅♂65-75毫米,♀60-71毫米;尾♂59.5-72毫米,♀54-69毫米;跗蹠♂18.5-21毫米,♀18-21毫米。

  在长白山6月上旬见到家族群,8月形成大的混合群,陆续南迁。

  在迁飞前,常见它们向天空中翻飞,之后又落回原处。

  10月末左右迁徙结束。

  常成小群活动,除繁殖期成对外,也有单独活动者,性不怯疑,容易使人接近往往在非常接近时才飞离。

  当受惊时发出短促的“chip”声。

  繁殖期雄鸟当叫声近似三道眉草鹀,但音节较少,多为4-5个音节,而不大响亮。

  杂食性,在早春和晚秋时以杂草子、植物果实和各种谷物为食,夏季繁殖期大量啄食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及其他昆虫。

分享鸟声
点击右上角图标
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
知道了